在有关个人借贷的事情上,违约金的具体数额通常需要由双方在借款合同里事先商量确定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法律法规针对这个问题也有明确的规定,即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远远超过实际损害的程度,当事人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,请求其对违约金数额进行适当降低调整。
一般来说,违约金的设定应当以实际损失为主要依据,并结合合同履行的情况、当事人过错的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,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。
若没有对违约金事项进行约定,那么出借方有权利主张逾期利息或者其他因资金占用所产生的损失,而法院也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这类诉求予以支持。
总的来讲,违约金的数额必须合理并且合法,不能违反任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。